今日头条媒体深度报道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2019-05-10

今日头条4月29日电  4月26日,“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双元育人”,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隆重举行与中展集团、新东方集团、京东集团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前一日还是春雨淅沥,当天却阳光灿烂,春光尤其明媚。北京教委职成处领导在签约仪式之后发言时讲到“今天的校企签约,是踩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和北京市职业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的步伐而进行的,具有时代和深远的意义。”

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是北京市商务局下属教育中心,建校54年来,秉承服务首都商务工作发展理念,为首都商务服务业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北京的教育和经济发展作了很大的贡献。

北京市商务局闫小彦局长说道:“随着首都功能定位的调整,适应产业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成为摆在北京市各行业、各领域、各企业面前的首要问题。中展集团、新东方集团、京东集团都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分别在会展、教育培训、电子商务行业引领发展。我们积极促成此次签约活动,主要意图就是为了推进这几个行业在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上的有机衔接,有效融合优质资源,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教育服务体系,培养更多适应首都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这场签约仪式别开生面。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校长李倩春、中展信合副总经理张高志、新东方满天星总裁周佳、京东产教融合学院院长王萌,在四台连接舞台大屏幕的平板电脑上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书。

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于承锦书记随后发言说道:“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与中展集团、新东方教育集团、京东集团等三家企业举行主题为‘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双元育人’校企合作签约仪式,这对合作双方来说都是一件可喜可贺的大事,意味着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与三家企业共同推进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迈上了新的发展高度。”

中展信合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高志、新东方满天星总裁周佳、京东产教融合学院副院长左虎军也先后发言,对这次签约成功表示祝贺。京东产教融合学院副院长左虎军道:“双方共同合作,在‘互联网+’和新经济发展的潮流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最后,北京市教委职成处王东江处长,作了十分精彩的压轴式演讲。其中他说道:“今天我说了这样几个词:共享与共赢、跨界与跨境、合作与融合、改革与变革,我想送给今天参会的所有代表。这样用于未来学校和企业深度的合作,共同为我们培养更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受邀出席本次签约仪式的领导嘉宾有:

北京市商务局闫小彦巡视员

北京市教委职成处王东江处长

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乡政府马野副乡长

北京市教科院职教所霍丽娟博士

新东方满天星周佳总裁

京东产教融合学院王萌院长

中展信合张高志副总经理

新东方满天星邓小龙副总裁

京东产教融合学院左虎军副院长

新东方满天星人力资源部王寒冰经理

中展信合运营部马腾野总监

颐信泰通宁滨副总经理

讯狐国际吴峰总裁

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于承锦书记

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李倩春校长

北京对外贸易学校副校长尚丽英主持了整个签约仪式活动。

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隆重举行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活动结束后,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教委职成处领导。

记者:今天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成功地举行了这次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主题是“深化产教融合 强化双元育人”,这有怎样的一个背景?

王处:这个背景应该是国家设立的这样一个大背景,特别是2014年6月23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大会”,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对职业教育作出了重要批示,那么从2014年到2019年,五年的时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文件和政策,来促进职业教育和企业的深度融合,党的十九大还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从未有过的把培训与学历教育成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这就要求我们职业院校如何来发挥办学优势,发挥教师教学的优势,发挥学校的现有的教学资源,为市民素质的提升,为在职职工的继续教育和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乃至于我们退役军人提出更多技术技能水平提升,来举办这样的教育。所以职业教育走到今天,我们适应了国家发展的这样经济的形势,适应了这个社会对我们职业教育的需求和期望。


记者:北京市对外贸易学校是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对于职业教育的变革和发展您有怎样的看法?

王处: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由我们过去的传统经济朝着高质量经济在发展,那么今天在经济的全球化和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职业教育首先就是要提升我们的质量,提升我们的管理水平,把我们的职业教育从过去的传统的普通教育办学模式转型出来,这样才能适应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北京提出了要朝三大方面:第一、我们的经济结构朝着高精尖的产业结构在转型,我们就要加快培养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以适应高精尖产业结构,加大专业的调研和专业的调整和专业的布局,这是我们的重要任务。第二、北京是一个国际化的超大城市,这个超大城市的运营和管理将是我们政府的一个重任,所以需要一大批这个城市的运营和管理人才,所以说我们的专业也要朝着这个方向去转。第三、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如何来提升百姓和民生的生活水平朝着高品位、高质量去转化?那首先就是我们人才培养的质量要适应这种形势,学校管理水平、招生就业、教学管理等等,都要朝着高品位、高质量去转型。北京职业教育初步确定为朝着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方向,这样来适应北京的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暨四个中心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记者:您觉得职业教育应该用怎样更好的手段培养怎样更好的人才?

王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变革,我们就要借鉴国际化的先进经验,比如说德国的双元制,就是一到两天在学校学习,三天到四天在企业学习,企业选派高水平的技术技能人员直接在生产环境或者培训环境下来教学和训练,使得我们学的内容以及教师教的内容直接和产业企业对接,使得学生毕业之后或者是学了一个模块之后,就能直接胜任这样的工作岗位,这实际叫做零对接;所以这样使得人才培养打破了原来系统而设计的教学计划,使得学生既能懂得一线操作的过程,也懂得一线操作的标准,更懂得一线要求什么样的职业素养,所以我想这种使用信息化的手段,特别是未来使用人工智能或者“智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肯定能促进我们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只有让我们的课堂改变了,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才能提升上去,才能符合企业和社会对我们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的要求。


记者:在推进“深度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方面,北京教委做了哪些工作,后续支持的力度和方式如何?

王处:2014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随后北京市教委牵头调研北京市的十大产业发展的现状,同时我们也组织专家和职业院校对北京市的三城一区和城市副中心,对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北京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在这个《实施意见》的基础上,2018年由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北京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目标确立为四个一:第一个就是要创建10所左右特色高水平世界一流的职业院校;第二个就是要遴选100个特色高水平的骨干专业;第三个就是创建100个校企深度合作的工程师学院及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第四个就是发挥职业院校的办学优势,为全社会培训每年100万人次。确立了这样一个工作目标,就是要培养和培训更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来适应首都经济社会的发展。


记者:如何更好的实施多层级递进式人才培养体系?

王处:应该说我们从2014年开始搭建了首都北京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首先是在首都铁路卫生学校试点进行了70名护理专业与首都医科大学对接的8年制的“3+3+2”的这样一个贯通培养,招收初中毕业生通过8年,来培养高端护理人才。2015年扩大了试验范围,一直到2019年我们试点在14所职业院校进行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贯通培养试验,这个简称叫”长学制的人才培养试验“。那么在这种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我们加大了学生的高中文化知识教育,同时我们也加大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提升了孩子的理论水平和动手能力,贯通培养的质量适应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应该说是相当吻合和契合的。同时开展了”3+2”中职和高职衔接的模式,专业对接专业。由于初中毕业生上三年职业教育就毕业就业,因为年龄偏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还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用人部门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单位确定了最低门槛必须是高职学历,我们适应人才需求市场的需要,加大政策调整的力度,让中职毕业生再到高职院校深造两年,巩固知识和能力。使得孩子们从能力和水平到知识结构上,更加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记者:在人才培育、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方面,企业和学校具体应该怎么做?如何做到更好的课程共建、基地共建、专业共建?

王处:应该说,我们搭建一个工程师学院及技术技能大师工作室,这个就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个载体,创建工程师学院目的就是,企业的职责就是向学校提供教学设备、人才需求的内容与标准、技术技能人才,同时用企业的标准来评价我们学校人才培养。学校的任务是把企业引进学校,充分地利用学校的办学资源和学生管理方面的优势,让企业进驻到我们学校,共同研发教学计划,这简称为菜谱。这样的教学计划既满足了我们学校的教学,同时也满足了企业对人才标准和内容的需要,那么学校和企业的这种融合就打破了过去多年来学校独自办学的传统的办学模式,学校打开大门把企业引到我们学校来共同育人,首先这就是育人模式的改变、环境的改变,教师的改变、课堂的改变,教的改变、学的改变,然后是质量评价的改变,这样共同努力培养出我们社会需要的高端技术型人才。